《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笔记

一 稀缺:为何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真实世界:经济学视角

001 战俘营经济: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交易,人群越固定交易越频繁,固定战俘营比中转战俘营的交易更频繁。每周发两次面包,面包发放的前夜,价格最高,发面包的当天,价格最低。香烟成为战俘营的货币,会有人自制劣质香烟,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周边发生空袭,大家觉得今朝有酒今朝醉,都抽起香烟来,香烟变少,导致通货紧缩。传言红十字协会要送一批香烟进来,物价涨价,导致通货膨胀。
002 马粪争夺案:100多年前,在美国,A在马路上捡马粪共18堆,由于太多,决定第二天取车来运。第二天早上,B见到这些没有标记的马粪,于是运到自家田里施肥。A将B告上法庭,这堆马粪到底判给谁?马粪判给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案件对后代产生怎样的影响。判给A,代表认可劳动创造财富,要尊重别人的财富,不能见到就拿走;判给B,代表只要是没人看管的东西,就可以随意拿走,而有产者要花更多精力看管自己的财富。一种判决是鼓励劳动和创造,而另一种是打击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那些让人们积极地创造财富或者让社会健康发展的规则,才是公平的规则。
003 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破窗理论,顽童打破窗户,窗户主人要买玻璃,刺激玻璃生产,玻璃工人有了钱,可以买面包,面包工人可以买衣服……破窗理论的支持者认为有破坏才会有进步。但是,窗户主人买玻璃的钱用在别的地方,就不v能刺激别的行业发展?一个优秀经济学者要能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004 区分愿望与结果:现代经济学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作为开端,而在此之前,人们对于财富的探究之所以不算经济学,是因为,以前研究的是“事与愿符”的规律,经济学研究的是“事与愿违”的规律。最低工资制度,让穷人境遇更糟;同工同酬制度,让弱势群体损失更多利益;福利制度,让被保障的人更惨;保护濒危动物法则,濒危动物却越保护越少……这些才是经济学需要研究的问题。

人性观:人是理性和自私的吗

005 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阿尔钦提出,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条件。这点与进化论态度一致,适者生存。万物存活看条件,和理性与否无关,游戏规则决定胜负概率。
006 亚当斯密的人生观:市场是一个陌生人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地方,是一个陌生人服务陌生人的地方。小圈子靠爱心,大世界靠市场。
007 铅笔的故事:一支铅笔的制作非常复杂,它的完成需要成千上万的人进行合作,而让这种合作成功的因素就是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
008 商业是最大的慈善:扶贫工作难见成效,往往是商业才能真正改善人们的生活。

区别对待:选择的标准

009 稀缺:经济学这栋大厦,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才最稳固?答案是,稀缺。什么造成了稀缺?一,我们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二,人类的欲望不断升级,永远不会满足。
010 选择和歧视:稀缺、选择、区别对待和歧视,其实是一体的,只要有一个就意味着同时有其他三个。有选择就会有歧视,重点是如何歧视。
011 凡歧视必得付代价:歧视,即区别对待,有两个根本起源,一,偏好,二,以偏概全。获取信息需要成本,以偏概全让人们以最低的成本获取一些初步的信息。当代价很低,人们就会纵容自己的歧视,反之,节制自己的歧视。
012 歧视的作用和限制歧视的恶果:1991年,美国放贷数据公开,人们发现,能拿到贷款的大多是白人,因此引发了平权运动,政府威逼利诱导致银行放宽贷款条件,导致房价一路攀升,但发展到2006年,房价开始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停止还贷,最终导致次贷危机。

二 成本:不要只盯着钱

选择偏好:放弃的最大价值

013 一句话给成本下定义:采石场老板买了旁边的空地,不作任何用途,为了是怕别人买去建住宅楼,从而影响采石场的生意。看起来,是他付钱买的地,其实是买石头客户为他付的钱,企业家是资源配置的中间人。采石场的这块用地,可以采石,也可以建住宅楼,选择采石,他付出的成本就是建住宅楼可以赚到的钱,反之,亦然。
过去的投入已经沉没,不再是成本,成本是向前看的。
014 你的成本由别人决定:将负面的感受当做成本,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只有我们需要放弃的最大代价才是成本,而这个成本是由社会其他人决定的·。
015 别只盯着钱:货币成本并不是全部成本,还有时间、机会等都是成本。

重新理解盈利与亏损

016 从成本角度理解盈利与亏损:放弃的东西越多,代价就越高;放弃的东西越少,代价就越少;如果没有放弃,就没有成本。一旦出现盈利,资源的使用成本就会提高;一旦出现亏损,资源的使用成本就会下降。
017 最终产品的供需决定原材料的成本:产品供需决定价格,价格决定它上面一层又一层、一环又一环的原材料价格。深圳工作的人特别多,所以推高深圳各种资源成本;医法商学院毕业生工资高,所以他们学费和教授工资都高;想看王菲演唱会的人多,所以她的演唱会门票和演出酬劳高;需要房子的人多,所以房价高,不管政府对土地是否收费。
018 “租”是对资产的付费:能带来收入的资源都叫资产,而对资产的付费就叫租。对于个人来说,当前工作工资减去次优选择工作工资的落差就是租。
019 寻租:乞丐没有白拿施舍:政府官员手上有一项优惠政策,它值100元,张三花了50来争取,李四花了70来争取,最后,王五花了90元争取到了这个优惠。可以看到,他们三人为了竞争造成的内耗远远超过了政策本身的价值,类似这样消耗社会财富的行为叫寻租。

科斯定律:从社会成本看问题

020 社会成本问题:有两块相邻的地,左边种小麦,右边养牛,如果牛冲过栅栏吃小麦,是否应该组织这头牛?农民将700吨亚麻堆积在铁路边自己的农地上,火车经过喷出火星烧掉了亚麻,铁路公司要不要赔偿?养鸡场建在偏远郊区,随着城市发展,养鸡场旁边修了居民楼,居民状告养鸡场污染环境,怎么判?以上这些纠纷的责任看起来难以界定,科斯提出一个观点:如果争夺资源的双方是同一个人,问题就会豁然开朗。牛与小麦之争,取决于哪个更挣钱;农民和铁路公司之争,取决于谁避免意外成本更低,谁的责任就更大;养鸡场和居民之争,取决于养鸡场的搬迁费用与城市发展的权衡。总之,要将整个社会为了避免意外所要付出的总成本降到最低。
021 谁用的好就归谁:科斯定律,在交易费用为零或足够低的情况下,不管资源最初的主人是谁,资源会流到价值最高的用途上去,AKA,谁用的好就归谁。
022 是否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环境:否,按照科斯定律,我们应该在现代化生活和环境污染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在证用稀缺资源的时候,人们要做的就是在其中寻求平衡。

交易费用:平衡的艺术

023 有人群就有交易费用:凡是在一个人的社会里不存在,而在多个人社会里存在的成本,就叫交易费用。当交易费用极低,往往资源会分配给最合适的人使用,但是,现实生活中,交易费用经常可能高到令整个交易没办法完成的地步,因为,有他人参与其中。
024 征地的权衡:政府到底有没有权力将私人的土地征作公用?美国政策:一,必须用于公共用途;二,必须给予公正的补偿。对于公共用途,没有明确界定,辉瑞公司想要征用一块地建研发中心,某户主反对上上诉,却败诉了,因为辉瑞虽然是私人公司,但是建好研发中心后,可以帮助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且增加税收,私人公司也能发挥公共用途。香港有《强制销售条例》,规定,只要不可分割的物业80%以上的所有者同意出售,那么剩下20%的所有者也必须出售相应物业,但是要经过特区行政长官的批准。
025 寻求合作解:周其仁老是喜欢说:“很多问题,不要讲理,要讲数”。大学宿舍里,两个同学要复习,其他同学想要办party。这不是谁伤害谁的问题,而是资源怎样使用的问题,让双方对于让出使用权出个价,若复习方另找场所,提出100元要价,派对方另找场所,提出300元要价。最后,他们在100元~300元之间,找任何一个数字达成假期,结果都皆大欢喜(是吗?可人性多贪婪),这就是一个寻求合作解的例子。

三 需求:好东西运到远方去

边际革命:不是越多越好

026 个人主义的主观价值论:根据客观价值论,人们只要对商品付出了劳动,商品就有价值,但是主观价值论认为有没有人需要它才是重点,主观价值论能更好地指导生产。
027 边际革命:“新增”带来的“新增”,就叫边际。边际效用递减,每多消耗一个单位的商品,所带来的新增享受在递减。我们要平衡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

需求定律:关于人性的定律

028 需求第一定律:当其他情况不变时,只要价格提高,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价格降到一定程度,需求量就会增加。
要会区别需求和需求量,很多因素会影响需求,但只有价格会影响需求量。
029 需求第二定律: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会增加。
如果价格变化了2%,需求量因此变化了5%,那么弹性就是5%÷2%=2.5。弹性大于1,就是奢侈品,弹性小于1就是必需品。
需求曲线上的弹性处处不等,价格越高弹性越大
任何商品既可以是奢侈品,也可以是必需品,这完全取决于价格的高低。
人会找对策,时间越长,找到的对策越多。
030 需求第三定律:每当消费者必须支付一笔附加费时,高品质的产品相对低品质的产品就显得便宜了,这边附加费越高,高品质产品相对就越便宜。正因为这样,我们也把这个定律叫作”好东西运到远方去定律”。

四 价格:如何见稍竞争的无谓损失

资源配置:如何分饼决定饼做多大

031 经济计算问题:百年之前,“经济是否可以计划”成为一个大辩题,很多经济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社会学家持反方意见。他们认为计划经济有三个不可逾越的根本障碍:人际效用不可以比较,个体的偏好不同很难比较,每个人和企业目标都不一样,社会不知道该朝那个方向努力;数据不可得,面对调查,被调查者不会说真话,调查人员也有惰性;奖惩很难恰如其分,预测未来是很容易犯错的,而人们又很难认错,固执地按错误的预测执行错误的计划。
032 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诺贝尔奖得主哈耶克发表论文《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荣获《美国经济评论》100周年最经典的20篇论文之一。边际平衡,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大的效用。哈耶克认为经济体系首要难题不是边际平衡的问题,而是应付变化。哈耶克指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就是价格体系,价格是可观察、可统计、可加总的数据,也能妥善解决奖惩的问题。
033 如何分饼决定饼做多大:价格三个作用:稀缺信息、指导生产、指导分配。价格只是一个信使,它反应商品的稀缺,枪毙信使,并不能把坏消息变成好消息。控制温度计,是调节不了温度的。四十年前土体改革,农民只要向政府交纳一定收成,剩下的都归农民,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大幅度增产。美国政府资助科学家,科研成果申请专利,但却没有转化为商用和民用,1980年《拜杜法案》规定,所有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归政府,但是,科学家或科研机构拥有其商业开发权,开发收益归科学家或科研机构所有。分饼方式决定了饼能做多大。
034 换个角度看借机挣钱的行为:借机挣钱和拦路抢劫的区别在于,你的困境不是那个借机挣钱的人造成的,他只是给你一个选择,对你是有帮助的。很多经济学家都支持哄抬物价,阻止它,就是剥夺了遭受灾难的人的选择。

竞争的逻辑:社会成本决定规则的优劣

035 竞争的规则:暴力依然是非常重要和常见的竞争规则,只有当它失败,人们才会谴责它,当它成功,人民往往会膜拜它。除此之外,还有智力、年龄、身份、劳动时间、随机分配、先到先得、按需分配、价高者得等竞争方式。
036 各种竞争规则孰优孰劣:每种竞争规则都有不公平的地方,失败者都要付出竞争成本难以得益,但是,按出价高低竞争,可以让社会财富高速增加。因为匹配交易者相遇的概率很低,所以物物交换的费用极高,而交易中只要有一方是认钱不认人的,就能极大地增加交易的机,这悄悄是货币的秒出所在。
037 何谓短缺和过剩:价格过低,买家要通过价格以外的手段争夺产品,这是短缺;价格过高,卖家要通过价格以外的方式出售商品,这是过剩。短缺和过剩都是人为干预价格所造成的后果。

价格管制:人会追求损失最小化

038 最省事儿地违反价格管制:价格管制越严重,价值耗散就越大,人民设法绕过政府管制的积极性就越大。政府围堵力度越大,人们采用的对策就越迂回。
039 春运火车票价还不够高:春节回家过年不是刚需,水、电、住所、食物、药物才是。黄牛党可以为社会减少无谓的损失,实名制会让黄牛票更贵,因为提高了黄牛票的成本。火车票定价应该参照航空公司的做法。以前排队,后来电话追播,现在网络刷屏,经济规则一直在显灵。
040 美国的房租管制:只要违反了经济规律,就回早到经济规律的惩罚。1906年,旧金山发生地震,城市有一半的建筑被摧毁,40万人失去家园,但是,房租上涨,但是并没有出现短缺的现象,人们有自己的对策,搬离城市、借住亲戚家等,只要自己房子还在,都很愿意出租出来,只要价格到位,人们不需要展开价格之外的竞争。1946年,旧金山开始房租管制,房东比起租房,更愿意卖房,富人通过买房解决住房问题,房租管制本是为了帮助穷人,但结果,穷人更找不到房子住。
041 解除价格管制——果断与沉稳的拿捏:德国立即放开价格管制,带来了好结果,但是,中国放开价格管制后,却效果不佳,是后来慢慢逐渐放开。价格管制是不对,但是放开管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042 实物补贴和货币补贴的权衡:要真正达到帮助穷人的目的,货币补贴是更好的选择,不仅浪费更小,效率更高,而且还给穷人更多的选择。

竞争的维度:没有人可以控制市场因素

043 房价上升好不好:不需要有天大的本事才可以在大城市立足,而是你的本事和别人的本事能不能互相匹配,互相服务,赚钱多少取决于,他人对你的服务的依赖程度。大城市人口聚集是世界趋势,东京、大阪、名古屋这三个城市的GDP占日本的80%,我们能叫上名字的十几个美国城市的GDP也是约等于全美GDP。
044 廉价保障房更贵:廉价保障房会降低人们的流动性,很多家庭有所改善后还舍不得离开,上升的渠道收窄了。
045 没有使用需求就没有投资需求:凡是打击投资需求的政策,不为投资开绿灯的政策,最终也满足不了使用需求。

五 权利:自由不等于免费

资源的占有:你的权利从哪来

046 权利有别于能力:狮子王占有猎物,其他狮子不抢,这是能力,might;员工占有车位,其他人不抢,这是权利,right。能力取决于自己能够占有多少,权利取决于社会其他人愿意给你多少。
047 权利是人赋的而非天赋的:权利来自人类的经验教训。权利需要社会其他人的共同认可和执行。
048 自由不等于免费:财产权利与政治权利同样重要,经济权利是人的基本权利。行驶权利所要动用的经济资源并不免费。

产权界定:保护与限制

049 产权的兴起:只有当权利的安排带来的好处足够大时,人们才会去考虑怎样界定产权。
050 产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三权相加才是完整的产权。
051 产权保护之一:财产原则:使用金钱获取他人的产权就是财产原则,能用这种办法解决的是最好的。
052 产权保护之二:责任原则:一方侵害另一方产权,需要第三方确定赔偿金额。
053 产权保护之三:不可转让原则:这种原则政府做了三重干预,除了确权和决定赔偿金额,还禁止产权的转让。神志不清情况下签合同、童工、卖淫、器官买卖等都是通过这个原则来保护产权。

公共服务:公用品与私用品

054 经济学家论道路拥堵:两条路,一快,一慢,由于大家都倾向于选择快车道,导致拥堵,快车道的速度变慢。提出这个例子的经济学家认为这是放任市场经济造成的,奈特却认为根本原因是因为这条路没有产权,如果这条路有了主人,主人会善用它,让它畅通并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
055 拥堵费的实践:拥堵费筛选的不是贫富,而是需求。美国华盛顿495号州际公路甚至采用了“实时路况拍卖系统”,拥堵费按照路况浮动定价。征收拥堵付可以刺激道路供给,低需求的人会把道路让出来。很多大城市都征收拥堵费,伦敦、新加坡都是很好的例子,但是,还是很难得到大范围的普及,最大的困难在于人民的思想。
056 公用品和私用品:经济学里的私用品是指一人使用,别人就不能用,相反,不影响别人用的是公用品。
057 灯塔的故事:商人乐于提供公用物品,比如商场的空间,可以引来大量客流。

六 耐心:想象力决定生产力

不确定性:时间偏好带来的回报

058 易耗品与耐用品:易耗品是一次性消费完毕的物品,耐用品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享用。
059 不耐产生交易:不耐是人类的自然倾向。人们更喜欢今天确定的消费,胜过明天不确定的消费。每个人不耐的程度不一样。耐用品通常在不同的人眼中价值不一样,偏好现货的人和偏好期货的人之间就会产生交易。为了让人们接受期货,就要给予补偿,未来越是不确定,补偿就越大,这就是利率。人越不耐,利率越高。
060 利率管制及其后果:人类真实的利率其实高得令人觉得不正当。在中国,民间借贷利率不能超过36%,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利率管制带来的后果:债主不愿意借钱、黑社会补充借贷市场、人们迂回支付利息。贷款利率越低,穷人越难贷款。
061 利率变化支配资本现值:未来价值转化为当前价值的打折程度就是贴现率。贴现率变化影响人们的投资决策。

有效市场假说: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

062 投资就是时间上的平衡消费:吃饭是消费,吃饭也是投资,因为不吃饭没力气工作。欧文费雪《利息理论》里说,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OPEC会根据未来石油市场决定当年的产量和定价,看好未来市场就减产,因为未来卖更值钱,反之亦然。真正的成本,是未来被放弃的收入。
063 股价究竟能不能预测:《漫步华尔街》畅销几十年,中心思想是,不要做研究,买一揽子股票坐等升值就好。
064 股市到底有没有泡沫: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告诉我们,资本市场没有泡沫,价格波动十分有效,反映了所有可得信息。
065 肥猪丸与回报率:竞争之下,任何资源所能够获得的回报,会接近于这个资源本身所能带来的边际收入。

预测未来:债券、保险与期货

066 未雨绸缪:储蓄还是买保险:买保的人是风险厌恶型的,求稳定,储蓄的人是风险偏好型的,求追求收益最大化。
067 保险的运作原理:细分和加总是保险公司两大竞争招数。保险公司把人群分得越细,每个细分组里的成员被占便宜的机会就越少,保费九月底,这份保险的吸引力就越高。加总就是在细分组里增加参保人数,这样风险概率就越准确,保费也能更低。
068 那些不是保险的保险: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不是保险,是一种社会补贴。失业保险金越高,失业率越高,因为补贴多,不想工作的人就更多。养老保险是把财富和收入从一群人手中转移到另一群人手中。随着人寿命渐长,年轻人不愿意生小孩,养老保险已经一步步走向破产的边缘。
069 当商品不被当做商品:教育、医疗等商品不被当做商品对待,会造成短缺,而且要花费庞大的行政管理费用。双轨制也是个不错的方案,让愿意想要免费的去排队,让愿意出钱的走快速通道,例如迪斯尼。商品应该还是要被当做商品来对待。
070 用期货合约来重新分配不可避免的风险:购买期货和保险的心态是一样的,求未来的稳定。买方、卖方和期货市场三方共同签订期货合约,不管发生什么,期货市场具有履行单边合约的信誉。期货市场的本质是分配风险,有人喜欢风险,让他们承担风险,有人不喜欢风险,让他们少担风险。期货市场不是赌博,赌博是制造了本来并不存在的风险,而期货市场是重新分配了不可避免的风险。期货市场对天气的预判,比气象局更准确,因为期货市场要对气象引发的期货价格变动负责,而气象局不用。期货市场鼓励人们对未来做更准确的预测。

七 供应:好钢用在刀刃上

比较优势:天生我材必有用

071 比较优势原理:分工与合作给人们带来更大的财富。
072 顺差逆差,孰优孰劣:贸易顺差或逆差都不重要,其实每个国家都是既要生产也要消费的,都能达到基本平衡。
073 贸易对等和贸易报复:贸易报复是对自己的二次伤害,是负和博弈。
074 贸易保护理由辨析:国家安全?事实上,好多军队的武器都是国外造的,平民用品真的是瞎操心。扶持幼年工业?事实上,工业本身值得投资,私人也会积极参与进来,反之,浪费政府的钱。保护本地劳动力?你不找竞争,竞争就会来找你,不断迭代和学习,才是长久之道。

价格歧视:定价和竞争的策略

075 受价者和觅价者:完全竞争状态对应受价者,卖家的定价要跟随市场,例如,股市卖家;不完全竞争状态对应觅价者,卖家的定价需要根据自己的产品寻找合适的定价,绝对大部分商家都属此列。
076 价格歧视能给觅价者脱罪:有了价格歧视,觅价行为本身就没有过错。
077 价格歧视的策略:价格歧视是一种能够促进生产、减少浪费、增加消费者满足感的商业行为,例如,不同价位的机票、学费、门票、书本等等。
078 行业竞争程度不看企业个数:小区门口两个早餐摊合并了,它的竞争力更强了,可以与更大范围内的更多竞争者展开竞争。

八 信息不对称:谁的话语权更大

信任的建立:直面信息不对称

079 柠檬市场的故事:柠檬是指成交后买家才发现有问题的二手车。高品质的产品和低品质的产品不区分开来,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卖家和买家都会离场,市场就会崩溃。人与人之间本来就不存在互信,信息不对称是不可避免的。
080 何谓优质:将优劣产品区分开来,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核心。优质第一要义是匀质,也就是品控,例如全球连锁的快餐店,它需要无论何时何地,客户品尝到的味道都是一致的。优质第二要义是性价比,边际成本应该跟边际收益相等,汽车公司加油箱旁边加一块挡板就能降低事故伤亡率,但是,加挡板的费用超过了保险的赔付费用,汽车公司依然选择不加,乍看汽车公司无情,但是,这其实是消费者自己选择的结果,市场上不缺有挡板的汽车,更贵而已。

制度的对策:缔约自由比自由更重要

081 重复交易与第三方背书:重复交易,人们知道将来会再次见面,为了避免被戳穿,会减少欺骗,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第三方背书,有可靠的中间人做介绍担保,可以增加买卖双方的信任,例如,推荐信、大型中介机构;附加成本,高额运费、高级餐具、文件纸质、面试行头等都会让人觉得其商品值得这些配件。
082 担保、延保与共享合同:质保,常见的就有三包政策,因为,与质检的成本相比,三包的成本更低;延保,通过延保的方式把重度用户挑选出来,让他们自己承担费用,这比提高所有产品的成本更低;共享合同,也就是分成,通过共同承担责任来保证双方用心对待产品。
083 沉没成本、人质与抵押:沉没成本,就是不可挽回的成本,付出的沉没成本越多,越能取信于人,比如,酒店用品上的logo、示爱的纹身、热门地段的铺面等,喝酒也是沉没成本,自罚三杯,其实是自残三杯,越是愿意自残的人,越是容易取信于人,因为自残不可挽回,沉没成本让对方觉得自己是打算长久做好这个事情;人质与抵押,比如古代和亲、典当等,还有一种便宜的抵押,就是交换秘密,主动透露秘密换取他人信任。
084 广告代言与形象打扮:广告代言,除了明星的背书,厂商给明星的广告费也是一种沉没成本;形象打扮,包装服务取信于顾客,包装老师取信于学生,包装医生取信于病人。往往是强者需要取得弱者的信任,从而赚取弱者的钱。
085 特许经营合同中的强者与弱者:特许经营就是连锁加盟,总店对加盟店诸多约束,很多严格的要求,而且,只要总店不满意,就可以终止合同,这看起来很不公平。连锁店的核心价值是匀质的产品,如果某个加盟店偷工减料,影响了产品的质量,会对整个品牌造成伤害,所以,加盟商必须要受到约束,这样连锁经营才能长久地持续下去。
086 如何保障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的质量:生产的不可追溯性,提高了质检的难度,降低了品质的可靠性。当年三聚氰胺事件就是如此,奶制品工厂投资巨大,厂家不会往奶里加毒素自毁长城,问题出在奶农身上,奶农掺水、掺盐水、掺淀粉、摻三聚氰胺,就是因为生产很难溯源,找不到问题负责人。食品、药品、化妆品这类产品的生产就很难溯源,质量很不可靠,那些容易溯源的产品,例如家电、电脑、手机等,哪个零部件出问题都可以找到责任方,这使得这些产品质量越来越可靠。后来,加工厂通过托牛所等手段来进行质检,尽量把过程控制在企业内部。如果半成品或成品的检验成本比较低,换手次数可以多些,应该进行更细的分工,反之,应该垂直整合,减少中间环节。
087 婚姻经济学:一夫一妻制是对成功男性的择偶限制政策,女性选择范围相对变少,唯一利好的是普通男性。

责任的分担:让防范的成本最小

088 汉德公式:假设物品意外损失,避免意外成本记作B,发生意外概率记作P,意外产生损失记作L,如果满足B<P×L这个条件(Burden,Probability,Loss),相关责任人就要对损失负责。只有在潜在的致害者预防未来事故的成本小于预期事故的可能性乘预期事故损失时,他才负过失侵权责任。
089 监管要看边际效应:企业对产品担负严格责任,因为,消费者不是专家,要避免意外需要很多专业知识,但是,企业很专业,他们想要降低意外更容易。作为企业,除了从技术层面避免意外,但是如果成本比赔偿更高,就会通过保险和提高售价来分摊风险。政府监管也可以提高商品质量,上世纪60年代FDA没有批准沙利度胺进入美国市场,而这个药品在欧洲的流行,造成了大量四肢不健全的婴儿。政府监管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药物滞后,一些药物认证的很贵很慢,作为患者希望加快审批流程,甚至不希望监管,愿意用不安全的药物。
090 监管本身也要引入竞争机制:商家把所有的副作用清楚的告诉消费者,让消费者做决定,这叫强制披露。强制披露很难达到其目的,消费者不仅不愿意看厚厚的说明,还会更相信暴露缺点更多的企业。监管机构也应该也要有竞争,让消费者自行选择不同的监测标准,例如,老爸评测,就是加入到市场竞争的监管组织。

九 合作:为何同工不同酬

决策权:谁来当老板

091 企业的团队本质:人与人之间既要合作,又要防止互相欺负、互相牵制、互相支配、互相敲竹杠,个人如果与市场直接交易,每天要面对上述问题,不胜其烦,这时有了企业,人就可以避免这些麻烦。企业应该像交响乐,团队效果不是所有成员相加的物理总和,而是迸发能量更大的化学效果。评价成员在团队的价值要看边际贡献,有他没他的差别是多少,从而给他厘定工资。
092 谁来当老板:资本和劳动力:谁的资源更容易被滥用,这种资源的拥有者就应该成为指挥者。资本和劳动力之间,资本往往是弱者,劳动力往往是强者,因为资本的资源更容易被滥用和牵制,而劳动力可以随时收回,还可以假装卖力。就像总店约束加盟店,资本约束劳动力,弱者才需要合约来保证自己利益。企业文化和管理都在努力让劳动力的利益向资本的利益看齐。
093 谁来当老板:专用资源和通用资源:人力资源分两种:专用资源与通用资源。专用人才就业范围窄,往往就几个公司需要,例如,拥有客户名单的资深律师;通用人才就业范围广,成千上万的企业需要,例如,没有客户资源的年轻律师。专用人才更在乎企业的成败,能成为更好的掌舵人,这经常与上一个原则有冲突,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094 谁来当老板:固定收入和剩余索取: 谁的工作内容容易监督,谁获得固定收入,谁的工作难以监督,谁获取剩余收入。剩余收入者当老板更合适,他会为了利润,自我监督。

收入分配:政府是否应该劫富济贫

095 收入的高低和节奏由什么决定:员工的议价能力取决于他子在别处的机会,例如,月嫂,因为需求大,工资越来越高。边际贡献决定收入水平。工作绩效考核方式决定收入分配方式。支付周期越长,给人的空间越大,灵活度高,愿意尝试,眼光长远,例如,大学教授拿年薪,就有机会做周期长的科研和教学计划。作者喜欢的诺奖得主,最快的19年拿到,最慢的40年才拿到,这也是为什么大学往往和教授签订终身合同,让他们衣食无忧,安心做研究。有的收入节奏甚至拉长到代际,比如师徒制,徒弟长时间拿很低的收入,因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只有在徒弟取得师傅完全的信任后或师傅做不动后,徒弟才会成为新师傅,再去“剥削”下一代徒弟。
096 事与愿违之同工同酬法:哪里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哪里就存在廉价的优质员工。生育的职场空窗影响女性这是无法逃避的现实。强制同工同酬剥夺了弱者向强者竞争的武器。
097 事与愿违之最低工资法:人是有弹性的,人是会寻找对策的,随着时间推移,老板会找到更多替代劳动力的方法,最低工资法反而会导致失业。最低工资法影响不了本来收益好的大企业,但是对于小企业却是大大提高了成本。
098 基尼系数与收入分配:收入不均和收入不公是两回事,需要被打击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脱贫致富:最富裕的穷人在今天

099 工人违约是否应该成为权利:工人违约即便败诉,因为赔不起,最后都是老板倒霉。工人违约经常发生在资方设备到位后,坐地起价敲竹杠。黄狗条约指的是员工签订保证不罢工的条约。
100 罢工的性质:不上班叫旷工,而不是罢工,罢工特点:关键时刻停工敲竹杠,阻止其他人干活。短期内,罢工能提高收入,这部分收入是从老板、消费者、投资者等身上夺取的,但是,长期而言,损害了雇员和雇主之间的信任,造成更少的人被雇佣。
101 工作权利遇到的障碍:制度的门槛是由已经获得资格的人来设定的,目的就是自身福利最大化,就像过了河就想拆桥。电工资格证越难考的地方,出点死亡人数越高,人们宁愿自己动手也不想付高昂的电工费用。这些协会都很双标,对未入行业的新人高标准严要求,对已如行业的老人偏袒保护。工作越不好找的时候,行业允许新人进入的门槛就越高。
102 最富裕的穷人在今天:没有前途的人才是真正的穷人。穷人两条出路:寻求个人进步,搭上社会进步的顺风车。

十 协调:众人如何彼此影响

货币规律:货币像水又像蜜

103 货币的起源:人们极其需要货币的帮助,逮着什么是什么,它们就成了货币。
104 商业银行创造货币:在货币范畴内,质量高低不重要,因为有用就行,劣币就是有效的货币。商业银行通过储蓄和贷款创造货币。商业银行会面临流动困难和经营不善,前者值得挽救,后者就该倒闭。
105 通货膨胀的根源:每个月超过50%的通货膨胀率,称作恶性通货膨胀。MV=PV,M货币流通量,V货币流通速度,P平均物价,Y社会货物总量。社会货物总量越大,通货膨概率越小。货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越大,通货膨胀概率越大。经济学家们对于通货膨胀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存在争议。
106 通货膨胀的过程:通货膨胀的影响像罐子里倒蜜一样,它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是不均匀的。
107 通货膨胀与失业:不论通货膨胀率多少,失业率都是一个比较固定的常数。

经济周期:聪明人彼此不同意

108 奥地利学派看经济周期:只有个人才能感受,才能思考,才会采取行动,国家、集体、部门等群体不具有这些能力。该学派认为经济周期是由发钞多少造成的。
109 凯恩斯主义学派看经济周期:该学派认为社会总需求总消费下降,对就业、产量和价格这三者的影响是不对等的,是滞后的。他们认为政府应该逆经济周期而行,人们都在消费,时政府就少采取动作,人们都不消费时,政府就应该积极消费、投资、生产。
110 货币主义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看经济周期:这两派之所以兴起,是因为不同意凯恩斯的看法。前者认为政府短期刺激政策不会引发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一切都是货币超发造成的。后者基本同意前者观点,并且认为人们会预判政策,最终导致政策毫无效果。
111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该学派认为经济周期本身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政府连管都不应该去管。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库存、积压、空置都是合理现象,就像家里多来了客人,不应该因此多买电饭煲,反应过快也会带来损失,应该对时局分析后再行动。有些失业现象是生产力提高的结果,政府不应该为此创造市场不需要的岗位,应该让闲置劳动力去寻找真正有价值的工作机会。有时,经济衰退是错误的商业决策造成,应该及时止损和休整,而不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12 聪明人为什么会彼此不同意:变量太多。

选举未必反映大多数人的意愿

113 选举由中间派说了算:政治家讨好取悦中间选民更能赢得选举。
114 阿罗不可能定律:该定律认为投票无法反应大多数人的意愿,投票结果由投票方式决定。投选票不如投钞票,让选民为每一个选项出价,最受欢迎的选项就明显了。
115 民主为何会产生不良经济政策:选民无知且无所谓,因为投票不需要负责,只要考虑面上有光。
116 关于收入再分配的带雷科特定律:再分配实际上利好的是中等收入人群。
117 脱贫致富之路知易行难:让穷人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才是最重要的。
118 中国做对了什么:产权界定、市场竞争、鼓励民营、加入世贸。

后记 何为地道的经济学思维

可证伪的才是地道的,经济学应该要像科学一样可证伪。与生活相关的才是地道的,真正的生产活动、供应的真相,是在生活的不确定中摸索出来的。看见看不见的才是地道的,好的经济学家能看见看不见的。能分辨原因和结果的才是地道的,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学科,要找出人的行为规律和事件之间的相关性。能分辨事实和语言的才是地道的,要顺应事实规律,而不是强行修改语言定义。能分辨愿望与结果的才是地道的,经济活动中往往事与愿违。能分辨个体与全体的才是地道的,就像剧场效应,很多策略对个人和全体效果是不一样的。牢记基本事实的才是地道的,有些事情我们永远不能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