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两本书
一直以来,我都在尝试寻找一套适用于任何技能养成的底层方法论,看完《幸福的方法》和《心流》这两本书后,我开始有了一点眉目:

这是一张《幸福的方法》中的图表。简单来说,当下利益,就是当下开心,未来利益,开心未来开心。未来有益而当下无益,人陷于忙碌奔波只关心未来,如,寒窗苦读、卧薪尝胆等;未来无益而当下有益,人陷于享乐主义只关心当下,如,贪吃、吸毒等;当下和未来都无益时,人陷入虚无主义只关心过去,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无法得到幸福;当下和未来都有益时,人就能感悟幸福,能同时关注当下和未来,当下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同时也是未来的人生目标。

这是一张《心流》中的图表。当挑战远高于技巧,人会感到焦虑;当挑能远低于技巧,人会感到无趣;而当挑战和技能水平相当时,人就会进入心流状态,这是一种高效并且快乐的学习状态,并且也是最接近幸福的状态。
底层方法论

幸福就是让人生轨迹始终在这个通道之中向前推进,我们要做的事情有三样:
1、选择与心流体验契合的人生目标,也就是当下利益与未来利益的重叠。
青葱时期,画二次元美少女能让我有心流体验,当时幼稚地说长大要当漫画家,被当时暗恋的男生嘲笑,我妈也看过我的画后说我是“鬼画符”,渐渐没了动力,放下了画笔。长大后,我才明白,我这个野生画手比很多美术生都画得好,如果我坚持下来,成个小画手完全没问题。而年幼的我不明白,那个嘲笑我的男生不值得我喜欢,我妈怕我学习分心而故意打击我。后知后觉的我,才明白初一那年,每天晚上躲在房间里画画的那一年,是我目前人生最幸福的一年,因为那时,我相信自己能成为一个漫画家(有梦想不要随便告诉别人,更不要随便嘲笑别人的梦想)。
2、焦虑时,要提高技能水平。
大多数人囿于此状态久久不能逃离。我们很难降低挑战难度,毕竟浮躁的社会时刻在鞭笞我们,除非咱归隐山林回去当猴子。那么社会人剩下的路,只有提高技能。于我个人而言,提高技能最大的难度不是技能的天花板,而是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同时,《心流》中有一句,我觉得通用于所有技能养成:“只要有好奇心、细心观察、持之以恒地做记录,并设法从数据中找出规律,谦逊地从前辈的研究成果中学习,再加上怀疑的态度,对于缺乏事实佐证的信念保持开放的胸襟。”就当它是心法吧。
3、无趣时,要提高挑战难度。
垃圾如我,暂时没有这方面的困扰。
### 具体到我
曾经拥有的心流体验:绘画、代码、设计、地理、缝纫、探路、白日梦
希望培养的心流体验:舞蹈、游泳、钢琴、吉他
列出这些心流体验,首先,我要从中挑选人生目标,默默选中几个,不告诉你们,其次,要有个能随时随地控制注意力和心灵运作的方法,让我随时能摆脱精神熵,地理吧,我喜欢脑中构建空间,是个让我平静的方法。